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15节 (第4/5页)
做出的天气预报也就不准确了。 这些内容非常简单,也非常好理解。 因此很快。 老郭便了然的点了点头,并且在纸上写下了部份大气波动方程。 眼见老郭能跟上自己的思路,徐云便又继续说道: “郭工,您是个聪明人,所以想必您也已经猜到了一些情况。” “那就是想要把数据采集量翻十万倍,单靠人工采集是不可能的,必须要使用某种设备。” 老郭点了点头。 这其实也是部分领导反对询问徐云的原因之一。 除去那种人数翻十万倍的取巧类答案,想要完成这个步骤,必然需要一种全新仪器的配合。 指望徐云这么个海归掌握这类技术,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随后老郭犹豫片刻,试探着问道: “韩立同志,莫非你所说的设备,是指气象卫星?” 大概在一年多前,海对面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的气象卫星泰罗斯1号。 泰罗斯1号在700千米高的近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了1135圈,运行时间78天,共拍摄了云图和地势照片22952张,对气象研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助力。 从那以后。 气象卫星的概念便进入了各国视野内。 在老郭想来。 能够大幅度增加数据获取量的仪器,应该也只有气象卫星了。 不过令他意外的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