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89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90节 (第4/5页)

咱们本身测量模组的精度就已经很高了。”

    “即便让他下降它一个……不,甚至下降两个量级,理论上也依旧可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等有条件的时候再次进行密度优化和偏导抵消,完全有可能做到真正的消除三维静电场的影响。”

    听到徐云这番话。

    黄雨婷忍不住与葛同友对视一眼,二人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出了一个想法:

    有门儿!

    电场依赖于质量存在,也就是三根测量臂只要运作,就必然会有一个三维静电场的干扰出现。

    黄雨婷原先的想法是通过内部导体形成平衡,而徐云的思路则是直接从三维场的‘轴’间进行修正。

    根据徐云计算出来的方程通解不难看出。

    一个直径长度为l的六方体晶格,理论上是可以对三维场进行一定程度的偏导的。

    单位面积内的晶格数量越多,三维场偏导的程度就越高。

    这个通解其实是有雏形的,也就是p-n结的导通截至原理。

    p-region中的空xue带正电,n-region中的电子带负电,空xue移动的方向可以理解为电流的流动方向。

    在耗尽层处。

    有少量自由移动的电子和空xue相互“中和”。

    这个平衡就叫做动态平衡,这时候三维场就被修正对冲了。

    当然了。

    对于一些lsp的鲜为人同学,上面这句话可能只能看到xue啊、流啊、冲啊这些字眼。

    面对徐云提出的这个方案。

    黄雨婷飞快的在脑海中思考了一会儿,接着抬起头,对葛同友问道:

    “葛教授,您这边有小木屋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