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89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90节 (第2/5页)

来传递的。

    仅由静止的电荷产生的电场,称为静电场。

    高中物理书中常用电场线来大致描述场强的大小和方向,电场线是一束有向曲线,其疏密表示场强大小。

    也就是电场线越密则场强越大,其切线方向表示场强方向。

    这算是静电场的入门概念,死去的高中知识突然开始攻击我.jpg。

    不过电场线虽然很直观,但它实际上并不够精确,只是为了让初学者认为物理很好学然后入坑……咳咳,为了方便初学者理解罢了。

    因为空间中每一点都存在电场,但显然你不可能画出穿过每一点的电场线。

    另外用疏密来表示场强的大小也有些模糊,所以就需要借助公式来精确表达以上那些特征。

    具体的推导过程此处不多赘述,总之要利用到多元微积分中的场论概念,最终可以得到静电场高斯定理。

    黄雨婷设计的三只测量臂可以看成是三个轴,与内部导体在矢量上形成了一个球壳对称带电体。

    这个球壳对称带电体是符合静电场高斯定理的。

    也就是高斯面内电荷量为0,又因为对称不可能某局部有正通量,某局部有负通量。

    因此球壳内部的电场恒为0。

    当然了。

    这里的‘球壳’是一个概念范畴,三只测量臂组成的轴空间可以视作一个等价的模型,并不是真正的球。

    而这个三位静电场的矢量交互点就应该在垂直于高斯面的二分之一点,也就是导体表面中心。

    随后徐云组织了一番语言,又继续说道:

    “您看啊,黄姐,孤点粒子不带电,测量模组的设备又很轻,每个模组的总重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