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41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15节 (第5/6页)

有多夸张。

    不过陆光达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没少遇到过某人奇葩言论的冲击,所以此时他依旧可以很淡定的与杨振宁进行着交流:

    “老杨,根据你设计的这个模型,卫星很多设备之间是不能通过金属结构进行衔接的。”

    “连接设备……也就是承担芯材拼接的材料,一定要具备比普通高温胶带更强的拉力、弯曲力以及剪切力。”

    “而这个材料……老杨,不瞒你说,正是出自咱们之前提到的本土驴。”

    “这玩意儿的官方名称叫做驴浆薄膜,如今已经是咱们国内相当高密级的一种军工资源了。”

    听闻此言。

    饶是杨振宁对陆光达将会抛出某些惊人的语句有所准备,脸上依旧露出了明显的愕然。

    芯材拼接。

    这确实是卫星……尤其是高精度探测类卫星理论上存在的一个技术难点。

    一来是卫星脱离火箭后进入轨道,期间拼接区域会遭遇巨大的剪切力。

    这种剪切力的存在会让常规合金和普通胶体发生形变,从而影响到卫星的拼接结构。

    如果卫星上没有承载什么精密仪器、并且本身结构稳固那还好说。

    但如果上头放着的是精度在小数点后几位的设备,那么胶体形变产生的影响可就大了。

    因此如果有这么一种高强度的材料存在,那么确实可以看做是关乎杨振宁设想落实的重要……甚至核心材料之一。

    但这玩意和驴结合在一起,就怎么看怎么有些古怪了……

    看着一脸懵逼纠结的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