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22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0节 (第3/5页)

    “品相不错的湟鱼,小乔,你运气不错嘛。”

    湟鱼?

    听到老郭嘴里说出的这个词。

    徐云连忙收回了心绪,定睛朝甲板上看去。

    只见乔彩虹钓上来的这条鱼鱼体呈长形,体背呈现灰褐色,体表几乎看不到鳞片。

    见此情形。

    徐云的眼中忍不住露出了一丝好奇。

    这就是湟鱼?

    古语有云。

    青海湖中有两宝,一是湖鱼二是鸟。

    这里的鸟指的是各种野生鸟类。

    例如斑头雁、渔鸥、不更新的作者、棕头鸥等等。

    而另一个湖鱼,指的便是湟鱼了。

    湟鱼的学名叫做青海湖裸鲤,从其中的裸字就不难看出,这是一种没有鳞片的鱼。

    上辈子是青海湖湖神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大约13万年前。

    青海湖因地质运动成了闭塞湖,后来演变成咸水湖。

    为适应日渐咸涩的湖水,滞留在青海湖流域的黄河鲤鱼鳞片逐渐退化,用裸露的皮肤更好地将体内的盐和碱排出去。

    青海湖水温低、盐碱度高,这种生存条件让湟鱼的数量占到了青海湖鱼类资源的95%以上。

    与此同时呢。

    青海湖水中较高的盐碱含量,也抑制了湟鱼性腺的发育。

    所以每年的5月到8月,成熟的湟鱼需要游到汇入青海湖的布哈河、泉吉河、沙柳河等河流的淡水中去产卵,这就形成了青海湖的一大奇观——湟鱼洄游。

    在徐云来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