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95节 (第4/5页)
定理的另一种证明,以及对atiyah-singer指标定理的物理证明等等…… 这些理论单对单或许打不过杨-米尔斯场,但结合在一起后,威腾的现有成就其实并不逊色杨老太多。 只是由于专业壁垒实在太高的缘故,威腾的名气在业外并不算大——没出现在中小学课本的人物基本上都这样。 说句很客观的话。 杨老在国内视角……或者说带着同民族倾向的视角来看,或许可以算是当今物理界的第一人。 但在国际视角中,排名分布一般是这样的: 在19年之前。 认为杨老第一的大概占1.5成,认为格拉肖第一的也占1.5成,认为温伯格第一的还是占1.5成——这三人算是同一梯队。 然后盖尔曼和希格斯、特胡夫特各占1成,威腾占2成——有时候特胡夫特会代替杨老或者格拉肖的位置互换。 剩下0.5成是其他人。 不过随着盖尔曼和温伯格去世,现在相对主流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 杨老和格拉肖各2成。 希格斯、特胡夫特各1.5成。 威腾2.5成。 剩下的0.5成还是其他人。 当然了。 威腾之所以能够排第一,很大部分在于m理论现在没有定数。 老杨也好,希格斯特胡夫特也罢,他们的理论都是完全体,相当于已经写完的小说,一切都已经有定数了。 而威腾呢? 他就像是一本连载到三分之一就和那些完本小说齐名的作品,说不定写下去就是下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