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95节 (第2/5页)
是要确定哪种理论是实际的万物理论,哪一种理论的低能量极限又与今天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相吻合。 结果在1995年春天。 威滕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弦理论会议上发言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见解,这个见解后来在物理学界开始了第二次超弦革命: 他认为这五种理论实际上并非截然不同,而是一种理论的不同极限。 接着他将所有五个理论统一起来,形成了一个新的主理论,称为m理论。 也就是…… 超弦理论。 截止到目前。 超弦理论依旧被现代科学界认为是最有希望成为万物理论的有效候选理论,也就是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统一起来的理论。 注意。 超弦理论和弦理论是两码事。 但是! 必须要提及的一点是…… 超弦理论是建立在超对称性的基础上的理论,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这样的超对称粒子——在神冈探测器发布会现场,铃木厚人就玩过一次文字游戏。 因此缺乏实验证据,是对m理论的严重限制。 尽管它在理论上是准确的,而且在数学上非常一致。 打个比方。 其它的物理理论一般都是先有物理推论,然后再寻找数学工具。 比如为了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就回炉学了一年黎曼几何。 又比如小牛为了研究万有引力,搞出了流数术也就是微积分。 但m理论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 它是在纯数学的基础上硬生生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