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47节 (第4/5页)
一般科院项目能批下来,基本上都是面上项目起步,也就是经费百万以上。 所以下属机构的申请书就别说了,像花木兰那种社科院的跨领域协调申请都层出不穷。 说实话。 侯星远不是那种不通情理的人,有些情况他确实可以理解。 比如说一个项目计划的经费是300万,项目负责人往往会多报50万——这笔钱其实有很大概率不会被挪用,而是出于仓鼠心理准备的一个备用小金库,以备不时之需。 或者就是有些有实力的大佬喜欢物质享受,出去开会要住五星酒店,吃饭挂房账等等——酒店里的东西大家都知道,一瓶可乐都能给你卖15块钱。 所以他们在申报经费的时候,通常会多报一些。 虽然侯星远有些反感这种做法,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情况也确实存在。 所以如果项目确实有研究价值并且申请人能力很强,侯星远一般都会选择默认——仅限于额外申请数额不高的情况。 但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不是想申报一个备用小金库,而是想直接挪一座金山过去了。 一个300万的项目,他们敢给你发600万甚至800万的项目书。 这你让侯星远怎么同意的了呢? 当然了。 这不能说华夏的科研圈有多肮脏,说到底还是人口基数的问题——人多,项目标书自然也就多了。 如果你把这些奇葩申请书和总的项目书做一个比例计算,百分比上的数值并不会多高。 例如之前提及过的sci撤稿。 当年盛传的全球撤稿1564篇sci论文,国内536篇占据第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