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33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32节 (第3/5页)

,便是赵忠尧院士当年留学时取得的成果。

    当时赵忠尧在加州理工学院读书,师从该校校长、诺贝尔奖获得者密立根教授。

    在一次实验过程中。

    赵忠尧发现了硬γ射线在通过重物质时,会产生的反常吸收和特殊辐射。

    于是他将这一重大发现写成两篇论文,在1930年5月、10月先后公开发表。

    这实际上是正负电子对的产生和湮灭过程的最早实验证据,最终被卢瑟福完善,诺奖也由此颁布给了卢瑟福。

    另一个反超子则是王淦昌在毛熊时取得的贡献,而且发现的时间就在两年前。

    当时王淦昌与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共同署名的那篇论文,还是由古兹密特本人经手的呢。

    也不知道是不是自知理亏。

    在听到约翰的这番话后。

    古兹密特便立刻轻咳一声,语气不由得放缓了些许:

    “约翰先生,我之前的话确实有些冲动了,我承认华夏在粒子物理方面确实有一些优秀甚至顶尖的人才。”

    “但是……这篇论文可不仅仅出自华夏人之手那么简单,更关键的是它寄出来的地址——这可是东方的那个国家!”

    “所有人都知道那个国家缺乏让理论物理人才施展才华的土壤,据我所知,当初那些回华夏的留学生里,有不少人都转职做起了应用物理研究的工作。”

    “他们没有外文期刊参考、与国际成果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壁垒,更关键的是没有实验设备进行研究……”

    说到这里。

    古兹密特忍不住朝约翰摊了摊手,摇着头道:

    “约翰先生,你告诉我他们怎么讨论出的底层模型?”

    说实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