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82节 (第4/5页)
可惜由于当时的国内和国际存在明显断代,冯康先生的文章并没有得到重视——他只得到了一个国家科技二等奖。 当然了。 客观来说。 冯康先生的有限元技术确实只能算是【独立于西方研制】这种程度,如果说他是开山鼻祖那就同样有些失真了。 毕竟r.克劳夫比冯康早了五年提出概念,同时提早两年拿出了实际论文。 但无论如何,把冯康先生称为有限元领域的奠基人他还是当得起的。 顺带一提。 后世提及华夏科学界,就往往会出现一种声音: 【你国吹的这么牛批,到底有多少个理工类的奠基理论?】 这里便随便列几个吧,下次遇到这种问题可以直接甩脸: kohn-沈吕九密度泛函计算自洽场方程,沈吕九是香江人。 李-杨相变理论,李政道和杨振宁。 朱-nakamura理论,朱超原,如今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lyp关联泛函,y是杨伟涛,中州人。 x3lyp泛函,x是复旦大学徐昕。 m06泛函,原始开发者为赵焱,后续一个进化版开发者为何晓。 s泛函,开发者孙建伟。 模拟酶催化反应的pseudo bond方法,杨伟涛,张颖凯。 唐敖庆分子非谐振动哈密顿量,王守竞,1929年提出。 计算自由能的its理论,高毅勤。 还有量子力学中的耦合微扰方程,提出者就是基地如今的副厂长彭梦熊。(前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