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88节 (第4/5页)
也可以做个某种形式的m*m稀疏矩阵来解吧?这会不会比你说的绕轴对称好一点儿?” 上过高中数学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从焦点发出的任意射线,经过椭球面反射,会聚焦到另一焦点上,而且所走路程相同,同时到达。 假设裂变材料从a点爆炸,聚变材料放在b点。 那么a点爆炸产生x射线和冲击波,x射线速度快,能量先行聚焦到b点,将b点的材料压缩到极小时(大概是体积振动的波谷位置),冲击波恰好到达b点继续压缩,形成聚变条件。 难点就在设计两轮打击的时间差与聚变材料的体积振动周期。 大于的想法是通过增加一个轴向分布达到这个目的,不过陈能宽则是补充了一个可以形成热平衡的稀疏矩阵。 虽然陈能宽的想法要更加复杂一些,但多了个热力学参数自然相对也会更加稳妥……或者说更加贴合应用一些。 大于很快也意识到了这点,很自然的接受了陈能宽的建议: “嗯,陈主任,您的这个想法比我的要更加合理一些。”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启发到了。 之前提过想法但被徐云否定的蔡少辉也想到了一个灵感: “陈主任……咱们是不是还可以考虑一下椭球共焦反应腔?那样轴线处应该就可以对上了。” “椭球共焦反应腔?” 陈能宽思索片刻,旋即便眼前一亮: “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这样一来爆压就需要进一步考虑了——咱们现有的爆压精度不够,最少要推进……两位数作用。” “我记得我们的炸药密度为1.86g/cm3,那么爆压……” 华罗庚立马拿起了笔: “爆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