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11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13节 (第2/4页)

   轮到理论组的副组长柴志站起身,开始汇报起了他们小组的成果。

    柴志所负责的是吸气式推进动力计算这个流程,毕竟诛仙剑导弹使用的虽然是乘波体原理,但终究和那种洲际弹道导弹还是不一样的:

    虽然导弹也可以靠着打水漂的方式完成竖直到水平的转向,但最后那段冲刺无论如何都离不开发动机。

    而既然是发动机。

    那么推力就是个必须考虑的问题了。

    当然了。

    柴志他们小组由于没有徐云的加入,自然不可能拿出机体-推进一体化设计的超燃冲压发动机。

    他们所研制的发动机依旧是曲轴状通管推进的模式,在技术上还是比较成熟的。

    加之柴志是全组中除钱五师外资历最老、经验最丰富的成员,参加过很多次关键项目的研究。

    因此很快。

    柴志的汇报没有太大问题,便迅速通过了钱五师和于敏的初评。

    紧接着。

    钱五师又将目光撇向了最后一人,也就是坐在角落的吴北生。

    吴北生负责的项目是考虑黏性情况下定平面形状的密切锥设计,这也是理论环节非常重要的一环。

    参与过df-17研发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乘波体技术中的乘波体模型其实有很多种:

    比如说楔导乘波体。

    楔导乘波体顾名思义,生成这种乘波体的基准流场是楔。

    这种构型乘波体的特征很明显,激波为二维平面激波,流场均匀度高,便于参数化表达以及后续优化设计。

    同时几何构型简单便于设计,气动参数便于求解等等,这都是它的特征或者说优势。

    至于缺点则是需要三维基准流场,难度较高。

    又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