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36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63节 (第6/6页)


    “……”

    接着小柴昌俊沉默片刻,组织了一翻语言,缓缓说道:

    “怎么说呢……电子中微子是已知三种中微子的一类,1930年的时候被提出存在的可能有,五年前被莱因斯教授团队正式发现。”

    “这种粒子在运动轨迹中通常有一个超过90°的大回转,它具备两种不同费曼图和电子进行作用——这是它在物质中的质量本征态和真空中不一样造成的。”

    “正因如此,它才会叫做电子中微子。”

    汤川秀树微微点了点头,将话题范围再次缩小了一些:

    “那么小柴桑,电子中微子在耦合这块的情况呢?和我提出的汤川耦合理论之间是否存在某些关联?——我这些年的重点一直都在介子层面,中微子了解的确实不多。”

    “耦合啊……”

    小柴昌俊思考的时间更长了一些,同时一边思考一边还摇着头:

    “印象中似乎没有实质数据,毕竟中微子和介子是两种概念……”

    眼下这个时期的物理学界虽然没有完全发现61个基本粒子组成的微粒模型,但中微子和介子的关系多少还是已经认知清楚的:

    中微子是费米子,它仅通过弱力和引力参与相互作用,它是电中性的,并且静止质量非常小。

    介子的静质量则介于轻子和强子之间,是自旋为整数、重子数为零的强子,同样可以说是比电子重的带电或不带电的粒子。

    介子是一种亚原子粒子,通过强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此前提及过在如今这个年代都发现了两百多颗的强子之一。

    它种类包括带正负电的以及中性的π介子,带正负电的以及中性的k介子以及η介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