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88节 (第5/6页)
来看,那些军火头子甚至将不开火的理念普及到了基层。 后世之所以说甘蔗国危机中毛熊是吃亏的一方,实际上是因为毛熊被打了个信息差: 当时毛熊间隔35小时给海对面发了两封信,一封态度柔和,另一封态度坚决。 海对面经过讨论后决定假意装作角楼还没有将第二封信递交上去,只回复了第一封信,并且给毛熊划定了一个回复时间。(注:碍于敏感问题不好多介绍这段过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了解一下,这个cao作说实话挺有智慧的) 最终毛熊方面没顶住,选择了和解。 同时在双方签署的合约中,毛熊的条款有80%是公开的,海对面则大多是保密内容。 因此从整个过程上看,毛熊才显得有点吃亏,但实际上双方的获利是持平的——毛熊公开撤走了甘蔗国的导弹发射井,海对面则悄咪咪的挪开了对准毛熊的朱庇特导弹基地…… 还是那句话。 在涉及到海对面本土安全的情况下,海对面的各阶层诉求是一致的,不会因为谁死谁活而改变。 整个甘蔗国危机过程中最危险……或者说失控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641型潜艇b-59的上浮。 当时那艘641型潜艇b-59正在甘蔗国海域深潜,本来他们只是作为防卫力量应对那次的导弹危机。 海对面在发现b-59所在的潜艇编队后,兰多夫号航母编队便开始试图把他们找出来,b-59潜艇只好在舰长萨维茨基的指挥下深潜,美国佬则在海面上蹲守,这个局面已经持续了一周。 潜艇里的温度逐渐上升到50度,电力也快耗尽,无线电静默让潜艇与外界完全无法交流。 然而就在这一天,美国佬改变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