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96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66节 (第3/5页)



    真正决定《永乐大典》是否现世的不是实物的保存度,而是华夏人民认同了这部书是《永乐大典》。

    紧接着。

    徐云又把注意力放到了后一行的内容上:

    【注:因检测到‘血脉共鸣’效果,《永乐大典》激活隐藏属性‘沉寂’,传国玉玺特殊副本受此影响,将产生未知变化】

    血脉共鸣。

    这四个字倒是可以理解,当时那个情景确实令人的灵魂和情感产生了高度的共鸣。

    但后面的‘沉寂’以及副本的未知变化……

    这徐云就有点搞不懂了。

    所谓的沉寂应该是指《永乐大典》在地下埋了那么多年,可这和副本又有什么关联呢?

    还有副本的变化。

    之前为了做好相关准备,徐云曾经列举过一些可能的目标朝代。

    例如说三国啦、秦朝啦、五胡乱华等等等等……

    毕竟玉玺在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最后时期,是在公元937的1月份。

    当时后唐末代皇帝李从珂带着玉玺一跃而下,自焚于洛阳,传国玉玺至此不知所踪。

    但在经过国运和《永乐大典》的事情后。

    徐云对这个判断又变得有些有些犹豫了起来。

    如果抛开玉玺的限制,不再局限于玉玺本身……

    那么副本可能通向的时间点就有很多很多了。

    比如说元末、明末、甚至再来个大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