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28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80节 (第6/7页)

到不稳定的醛化合物,再通过加成反应转化为不饱和醛酮化合物,最终引导幼茎材料分离出五元环化合物。

    当时徐云在得知这个方案的时候,确实震惊了足足有好一会儿。

    毕竟如今这个时代杂化轨道的概念都还没完全建立,明明是一些涉及到深层次理论的事情,却依旧只能在宏观层面进行处理。

    更别说五元环的合成在后世也并不轻松——不信你看多少读者知道这玩意儿要怎么搞出来?

    但就是在这种深层原理模糊的情况下,刘有成他们却硬生生找对了路,这何尝不会让徐云惊讶呢?

    从化学本质上来说,刘有成方案的思路与后世南科大李闯创教授团队的一篇论文非常接近。

    上辈子是红豆杉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从结构上看。

    紫杉醇具有一个独特的含有桥头双键……也就是anti-bredt烯烃的[5.3.1]桥环体系,同时在6/8/6/4高张力的四环骨架上包含有11个立体手性中心和8个含氧官能团。

    因此这种物质想要全合成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半合成萃取其实是个效率最高的做法。

    刘有成的方案就相当于先给紫杉醇的烯烃进行了“标记”,然后像筛豆子似的把无关的物质层层筛掉,最后便得到紫杉醇化合物了。

    当然了。

    虽然这个方案全程由刘有成cao刀,但徐云却也不是啥都没干。

    其中屠鹿鸣培育细胞系的培养液便是徐云提出的方案,原本屠鹿鸣准备在给红豆杉幼茎上氯化镁,但在徐云的建议下还是改成了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