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05节 (第4/4页)
了。 原因很简单。 化学火箭能提供的速度改变量,主要取决于燃料的多少。 想增加速度改变量,就必须增加燃料。 但这样一来。 且不论嫦娥五号的燃烧室够不够存放燃料,光是发射嫦娥五号的运载火箭就要增大数倍——根据之前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可以看出,随着速度改变量的增加,火箭质量会指数倍地提升。 因此这种做法显然是不行的。 最终经过各方面讨论。 设计组制定了一个特殊的回归方案: 如果能把进入大气层的位置精确控制在一个叫“再入走廊”的范围内,那么大气密度可以对回归舱进行减速。 也就是回归舱进入到大气层约60公里后,会在底部形成一个弓形激波。 这个激波会将返回器再次弹出大气层,而后进行二次再入。 如此一来。 返回器的速度就会降低40%以上。 这个原理,其实就是钱老爷子乘波体的具现。 因此在刚才。 听到钱五师的询问后,徐云忽然冒出了一个想法: 嫦娥五号返回器和‘诛仙剑’导弹的起始条件其实非常类似: 它们都是竖直下落。 只是一个高度高一个高度低罢了。 所以若是能对‘诛仙剑’导弹的发射位置进行一定优化,让它的弹头不要竖直朝下,而是略微倾斜…… 同时再对弹体进行一些气动结构上的设计,说不定就能通过激波达到一种效果: 弹体在下落过程中在自身构造的引导下,不断开始发生水平的偏移。 最终从最开始的【╲】变成【→】,整个过程却不消耗任何推进剂,并且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动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