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30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05节 (第6/6页)

秒(百万分之一秒),则波阵面上这两点前后距离差便是7微米。

    而这种距离在原子弹的起爆过程中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因此必须要对这些波形差进行整合。

    至于整合方式嘛……

    自然就是将点归结成平面,然后对平面进行起爆了。

    平面起爆后的速差则可以根据炸药的爆速进行优化,这方面的具体参数已经由大于计算出来了。

    但还是那句话。

    平面波发生器可不是有了参数就能搞定的简单模块,它的生产过程中甚至可能出现一些大于计算不到的情况。

    至于负责这个项目的人……会是谁呢?

    徐云亦是皱起了眉头。

    原本历史中负责这块计算的人选是王淦昌,他确实是一位非常合适的人选。

    但问题是……

    如今在徐云这个啾啾啾翅膀的煽动下,氢弹项目是有望同步进行的。

    比起原子弹,王淦昌显然在氢弹方面能够起到更强的作用。

    因此如果一旦将平面波发生器的任务交给这位“大王”,那么氢弹同步研发的可能性就很低了。

    诚然。

    核武器是一个非常具备集体性的项目,但这并不代表个体的实力就可以被忽视。

    如今王淦昌的能力在国内几乎没有替代者,所以从内心角度出发,徐云是不太希望王淦昌被安排到平面波发生器项目上的。

    可如果不是王淦昌,那谁能当此大任呢?

    大于?

    显然不合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