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16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62节 (第3/5页)

如有人喜欢说最早的杂交水稻理论的提出者是霓虹以及海对面,袁国粮杂交水稻之父的称谓言过其实。

    可实际上呢?

    海对面提出的杂交水稻只能算概念,压根就没有落实出成果。

    至于霓虹培育的杂交水稻提出者呢,名字叫做胜尾清。

    且不说他使用的样本其实是国内的红芒野生稻吧,光说整个培育过程:

    他所培育的藤板5号只是提高了母本的稳定性,但最终的效果不理想,于是过了三年就放弃了。

    而袁国粮,才是最早用培育出雄性不育系成品的那个人,并且使用的品种完全不一样。

    这就好比有80年代就有科幻小说提出了二氧化碳合成淀粉,但兔子们却是第一个做到的,这你说谁的功劳更大?

    管相桓则是华夏知名的农学专家,40年代加利福尼亚博士,在霓虹和海对面都留过学。

    回国后。

    他先后任华西大学、川省大学农学院、金陵大学教授,在战时便负责了兔子根据地的水稻种植。

    10年前被调至西南农学院……也就是西南大学的前身之一,教出了袁国粮这位华夏神农。

    国内最早一批的《进化论》、《作物栽培学》也都是由管相桓翻译的,属于真正深耕于基层的大佬。

    侯光炯则是现任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六年前当选了华夏学部委员——也就是后世的院士。

    同时侯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