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44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44节 (第5/6页)

毛熊也从未泄露过哪怕一个字母。

    但另一方面。

    兔子们虽然拿不到这些资料,但有些内容是可以通过原理角度推导出来的。

    比如说中子散射过程,又比如说中子源。

    中子源就是原子弹的点火装置,目的是为了使核爆炸能量释放达到最大值……也就是使链式反应的代数达到要求。

    如果在达到的要求的代数之前,核材料由于热膨胀而变为亚临界状态,那么这颗核弹就成了臭弹。

    而想要完成以上这个步骤,中子源的选材其实也就很局限了:

    首先要有放射性,同时打出的中子要尽量多,散射截面的要尽量大,符合条件的其实就那么零零散散几种。

    理论上常规核弹最合适的中子源就是钋-铍源,其中铍是铍9,钋则是人工反应堆中合成的钋210。

    另外核反应堆中还能使用光中子源作为强度更低一些的次中子源,还有就是锎252等等。

    至于大于提到的氧化汞锑……

    王浩然可以肯定,没有任何国家会把这玩意儿当做中子源材料进行生产。

    或许是感觉口头说服力相对有限,王浩然很快又拿起了笔和纸,当场演算了起来:

    “红汞的分子式为hg2o7sb7,分子量750.65,psa是113.63000。”

    “如果把它作为中子源材料,那么理论上单位释放出来的质量缺陷等于0.0032293amu,其结合能等于2.923 mev……”

    “那么再考虑初始核素的话,系能比应该是……”

    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