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45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59节 (第5/5页)

由于1846年发现的海王星、1930年发现的冥王星与该式的偏离很大,故许多人至今持否定态度】

    其中百科给出的海王星的推算数据是38.8个天文单位,实际距离30.2个天文单位。

    冥王星的推算数据是77.2个天文单位,实际距离39.6天文单位。

    是的,看到这里,天文专业的同学应该发现了一个问题:

    某度小编把冥王星的数据计算成了77.2——这特么是太阳系内边界的距离……

    实际上呢。

    在计算过程中,由于k次多项式存在的缘故,冥王星和海王星是共用n=8来计算的。

    所以根据提丢斯-波得定则计算,冥王星的误差率是2%,而非200%。

    这是天体物理以及天体测量第二学期就会明确标注在课本上的内容,作为一个百科栏目居然会犯这种错误,也是挺无奈的……

    上辈子徐云恰好有某段情节正好用到了提丢斯-波得定则,在sao扰……咳咳,咨询某位在凤凰山观测站工作的朋友时,对方一度对百科表达了某些极其亲切的问候与祝福。

    当然了。

    造成这种情况的很大部分因素要归结于知识的冷门,提丢斯-波得定则本身就是个小众知识,更别说冥王星这个小众中的小众了。

    总而言之。

    后世对于提丢斯-波得定则在数学计算的数值方面基本是没意见的。

    它的主要争议在于物理意义模糊,是一个纯粹的经验公式,很难从原理上进行解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