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85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59节 (第3/5页)

做的协商。

    这次对撞使用的依旧是铅离子,也就是验证盘古粒子使用的相同离子束,省去了一大笔的筹备时间。

    半个小时后。

    各大机构便传来了回复:

    设备已经准备完毕了。

    “潘院士。”

    随后一位工作人员快步来到潘院士身边,把一份文件递到了他面前:

    “这是七家机构的实验参数,请你过目。”

    潘院士朝他道了声谢,接过文件看了起来。

    结果看着看着,他便忍不住眉头一掀:

    “每一个束流设计1270个团簇,啧啧,j-parc这可是下了血本呐。”

    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闻言,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愤愤:

    “小日子不就这样么,之前验证盘古粒子的时候还说最高只能300个团簇呢,真tmd不要脸!”

    潘院士朝他笑了笑,没有接话。

    基本粒子在微观尺度下的体积很小,大概只能在10^-15……10^-16的空间尺度才能发生碰撞。

    但在真正的对撞机中,承载加速粒子的真空管直径在厘米量级,基本上是不可能让它们相遇的——它太空旷了。

    所以在对撞过程中呢。

    加速器要先把粒子‘压缩’成离子束,然后按照严格的时间间隔,从次级加速器注入到主加速器管道中。

    每一团这样的粒子,就叫团簇。

    一条粒子束中团簇的密度越高,碰撞的周期就越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