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春入旧年_分卷阅读13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5 (第2/4页)

离拉得最小的,第一名与最后一名无多大差异,只消考好主科经义与九章就行了。

    而应付经义,她只能继续强化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多尝试往年结业考题,这都是国家统一考试,总能从旧题库里寻找命题规律的。

    可惜张夫子不是这般会找规律的老师,因县学结业考暂时还未涉及策问与杂文,只有经义,即对经书中某一句子或字眼作详细解释,并阐发个人观点,相当于后世的话题作文——故他的教学重点仍在于如何写好话题作文。

    这对于后世经过无数次话题作文、命题作文、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洗礼的江春来说,难度尚可。

    只是古人文章讲究引经据典、博闻强识,在笔法上要求辞藻华丽、骈俪顺口,要让阅卷者看到文章就如见作者的锦心绣口,这就是与后世最大的不同之处。

    江春是无这天赋的,唯一途径只能多读多背,尽量模仿与引用名章名句,当然,若能在不偏题离题的前提下引用到生僻章句却又是更好的了;其次就是多看多学,因历年弘文馆内前十名亦算全县头十名了,馆里都会将他们经义卷子誊抄影印保存,有那需要的亦能从学录处借得。

    江春去找了近五年的头十名卷子来,以及州府内前几名的手抄本亦一并借了来,挑选出十几篇她觉得文笔最好的,再亲自誊抄一份下来,模仿旁人的金句与点睛之笔,再根据自己文笔特色,定制出几百字的万能模板。当然这得感谢她大学时裸考四六级的经验了,考前半个月开始临时抱佛脚,背诵各种作文模板还是有用的,裸那么多次总有一次是能低空飞过的。

    当然,这又是下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