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五章:潘璋 (第4/5页)
二人原属于大河上的一伙水寇。 这会黄河还没有因为上游泥沙沉降而变得浑浊,是以还称之为大河。 这伙水寇盘踞的地段是濮阳到白马之间的水路,此区域也是河南河北交汇的最繁盛之段,每日来往大河的商旅都络绎不绝。 这伙水寇都是祖祖辈辈吃水上饭的,闲时与人摆渡过河,忙时就是摇身一变抄掠大河之上。后来这辈出了三个豪杰,一叫,大羊头,一叫罗纲、还有一个就是这潘璋。三人开始给过往舟船卖旗帜,一面旗帜三千钱,领了旗帜在这条河段就不会被劫掠。换句话说这伙水寇成功转型,不劫掠了,改收过路费了。 今年四月太平道天下起事,他们也起兵响应,这倒不是他们有多认同太平道的事业,而是路只有这一条。 原来这伙水寇所占的河道正是要地,所以汉庭和太平道都想争取他们。本来大羊头等人是想从了汉庭的,毕竟谁不想招安做个官嘛。但东郡太守曹绍觉得这伙人反复无常,难以真正信任,所以就打算剿灭本郡的太平道在回头收拾这些水寇。 这情况下,濮阳的水寇们就只能投靠了太平道,所以也起兵响应绝断了大河,并和濮阳的太平道徒相互声援。 但这事后来又出了变故,大羊头与濮阳的太平道一接触,就发现这些道贼皆是乌合,其部也不甚强壮,料太平道非是成事之人。所以一回去,就再不谈与太平道合作的事,只是以其为筹码,积极向濮阳接触。 大羊头本名叫杨渡,心心念念的就是招安上岸,但曹绍看不起他,根本不给他机会。但随后他的机缘就来了,北军的种劭奉了北中郎将卢植的军令,率一千北军渡河南下,正用兵,有心招徕这伙水匪。杨渡抓住机会,就投靠了种劭,领了一千人做了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