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九章:抄尾 (第3/9页)
就不算夸张了。 当泰山军和汝颍两部黄巾北上时。兵力人员如下。其中泰山军主力六千,骑军两千,步军四千,新附军两千。然后有后军老营一万八千,做辎重推车的活。原先张冲南下的骡驴都已经被发给了老营,做为辎重车的畜力。 而汝南黄巾何仪部,军力八千,其中精壮敢战是六千,自成一部。最后一部就是马元义的颍川残部,军力一万,其中能战者也大致在六千规模。换句话说,泰山军、汝南军、颍川军,三军力量大致相当。这给马元义和何仪都有一定的安全感。 然后汝颍两军也有随众,合计也有万人上下。所以,最后一统计,北上敖仓的黄巾三军,总人数直逼五万。 如此大规模的行军,自然声势不凡。沿途二十里,杏黄旗招展,金戈铁甲凌冽。但三军主帅却忧心忡忡。 只因为一件事:粮不多了。 在早些前,汝颍黄巾就已经缺粮了。之前彭脱提前决战,就是因为全军粟只够再食十天。而泰山军数百里奔驰,只带了足数的口粮,也没带啥粮食。幸亏当时汉军壁垒粮食足够。在战前几天,刚有一批军粮从后方运送过来。 但汉军大败后,就再无粮食补给进来,而壁垒的这些军粮再分给汝颍两军后,又被扩军、俘口消耗了大部。所以当时粮食储备只够二十日左右。 之前,为了筹措粮秣。黄巾三部分批遣兵出赴四乡,攻击坞壁,掠取粮食。但这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只能维持短时间的供应。 要想解决此问题,根本的还是要攻破一两个汉军城池,这样才能获得大规模补给。 张冲在和马元义、何仪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