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25 训练体系 (第3/4页)
95后”、“00后”的年轻球员陆续冒头,才重新改变了局面。 对此,包括北美在内的全球专业人士们展开热烈讨论: 为什么呢? “四巨头”的强势,这是一方面;但除此之外呢?暂时撇开大满贯、大师赛冠军不说,世界排名又怎么说? 不仅仅是顶级赛事,在普通赛事里就能够普遍感觉到,美国球员正在欠缺竞争力,很难跟上平均竞争水准。 而且,最令人不解的一个事实就在于,因为商业考量,硬地的普及率扶摇直上,硬地赛事数量持续上升,红土和草地的生存空间都在进一步遭受压缩,自然而然,擅长硬地的球员也得到更多发挥空间。 曾经就有人说过,费德勒擅长草地、纳达尔擅长红土、德约科维奇擅长硬地,当然,这三位巨头在所有场地都表现非常非常出色,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场地,所以,业内人士普遍看好德约科维奇的未来—— 最直观的一点就在于,伴随着硬地赛事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德约科维奇占据世界第一的周数也就越来越长。 毕竟,世界排名考察的是过去一年的平均表现水准。 和德约科维奇同理,北美训练体系出身的球员们擅长硬地,按道理来说,他们应该如鱼得水大展身手才对,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这,好像说不通。 此时,训练体系之争才渐渐浮出水面。 也许说来有些怪异,也很难理解,但现实就是,北美训练体系被称为“力量流”,而欧洲训练体系则被称为“技术流”—— 是的,费德勒、纳达尔、德约科维奇、穆雷,全部都被称为“技术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