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27 抢攻变线 (第3/4页)
完成变线,甚至在脚步不到位的情况下,也依旧能够变线,纳达尔在红土赛场就经常奉献失去位置困境下的变线穿越,凭借的就是拍头速度。 很多时候,他们的变线看起来往往闲庭信步、信手拈来,但其实全部都是手上功夫,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形成直接对比的是,那些拍头速度提升不起来的球员,变线往往就容易失误,击球线路也无法打开局面。 同时,有些球员正手变线非常出色、反手变线却彻底拉胯,也有些球员则是颠倒过来,归根结底就是拍头速度的原因。 特别是正手单手持拍、反手双手持拍的情况下,一般来说,正手拍头速度都是强于反手的,当然,偶尔也有特例。 那么,是否有弥补办法呢? 当然有。 拍头速度不够的话,依靠脚步来弥补,也就是提前移动到位,抢击球点,然后依靠力量来完成压制—— 强行变线。 整体而言,网球是一项综合运动,一方面不足,总是有另一方面来弥补,最终考验的是一个均衡状态。 高文和小兹维列夫就是一种代表,其实,两位球员都不是力量型的,但两个人都具有很强的变线能力,依靠的就是拍头速度。 区别在于,小兹维列夫的反手变线能力更强,正手变线能力则稍稍不稳定;高文则正反手相对均衡。 从墨尔本击败德约科维奇到印第安维尔斯击败费德勒,高文敢于大胆出手、冒险变线,凭借的就是自己的拍头速度和击球手感,哪怕没有强悍的力量支持,他也依旧能够打破平衡。 此时,也是如此。 作为接发球一方,处于先天不利的局面,在脚步没有跟上的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