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那个女巫_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成年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成年日 (第2/4页)

    只要人类还是社会性动物,这一点就无法避免。

    在图纸上标下一连串修订完的尺寸后,他放下鹅毛笔,揉了揉有些酸麻的脖子。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眼前的这些设计图很有可能将成为定稿——毕竟上一批样机已经稳定运行了好几天,累计工作时间已能满足目前的使用需求。

    作为第二代动力源,内燃机的原理并不复杂,可以算得上是蒸汽机的进化版。首代动力源由蒸汽来推动活塞,无论设计得多么巧妙,都无法避免蒸汽输送时带来的能量损失,因此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将这股力量直接放到气缸内,必然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内燃机便由此而生。

    将油与空气混合后喷入气缸内,使其剧烈燃烧,膨胀后的气流将推动活塞运转,同时将新的燃料吸入缸内——听起来很简单,但真要实现却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比如蒸汽机对密封的要求颇低,早期产品活塞与缸体之间的缝隙甚至能塞进一根手指,毛毡和麻布都能用来堵缝,但换成内燃机显然就行不通了。

    它不像蒸汽机那样由外部提供动力,活塞的每一次循环,都需要依靠自己来完成,因此密封不严的话,便会导致气缸缺火而停摆。

    换句话说,只有当材料水平和加工技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将这个简单的原理变成现实。也正是因为如此,历史上首台内燃机的诞生时间实际上比电动机还要晚上数十年。

    罗兰设计的第一代内燃机方案一共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气缸直列式,另一个是气缸环列式。前者傻大黑粗,铸铁打造,怎么稳健怎么来,争取能放入工厂进行大规模排产。后者也被称为星型发动机,由于曲轴较短、结构紧凑,可以做得非常小巧,十分适合航天器使用。它从整体上要比起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