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叛的大魔王_反叛的大魔王 第77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反叛的大魔王 第770节 (第5/13页)

故事,说一个人不管多么厉害,多么强大,都得臣服于现实,都得沦为这个社会的一块砖,一块毫无差别随时随地就能被替换的砖,只是如果你这块砖的位置越高,被替换的成本就会越大。所以《西游记》真有反抗精神吗?没有,它只是描叙了一个人……不,应该是一只猴子,从天不怕、地不怕,肆意妄为,我行我素到被彻底抹平棱角,成为平庸社会一份子的故事。”

    “华夏四大名著里,我最喜欢就是《西游记》了,它有瑰丽的想象,还有哲学与宗教的深意,当然……也有你所说的现实意义。”沙克斯魔神低声说,就像在和成默在探讨一个学术问题那么轻松随和。

    成默手中的“七罪宗”如一株奇异的花朵,在黑暗中缓慢生长,只是它的光是如此的弱小,完全没有办法和周遭庞然巨大的黑暗匹敌,“可即使我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有办法接受《西游记》后面故事,也没有办法接受就这样随意妥协,甘愿成为斗战胜佛的孙悟空。”

    沙克斯魔神低声叹息:“我想《西游记》的故事已经足够深刻了,我们……我们每一个人何尝没有经历过这样一个残忍过程?在我看来,西天取经的从来不是四个人,而是只有一个人,唐僧是我们人类自身最天真纯良的一面,因此小说里将唐僧比喻成‘赤子’;而孙悟空是我们人类的向往,是我们的英雄情结,因此小说中比喻为‘心君’或者‘金公’;而猪八戒是我们人类的欲望,是束缚我们的生理枷锁,在小说中比喻为‘木母’;而沙僧是我们人类自我妥协的惰性,小说里比喻为‘黄婆’……这些隐喻联合起来看,‘金公’、‘木母’、‘黄婆’,又是道家炼丹术语,是指人的心、身调和成长的过程,成长的终点,是觉悟,或者说得道、成佛。所以我觉得《西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