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25节  (第1/6页)
    这就是国内艺术院校科班出身跟市场接轨时候的拧巴。    我特么堂堂沪海音乐学院出来的钢琴家,在交响乐团那叫荣光,工资低点都傲娇,下班去酒店弹钢琴补贴家用也不愿意张扬的。    那多俗啊。    荆小强就是顺着这条线进去的,假装跟着弹了两回,无非是把卡农、小夜曲、抒情曲翻来覆去的弹俩小时,八十块到手。    关键是就像在航空公司,拿到了随便进出的证卡,他就顺理成章的摸过去办了张健身月卡。    三百块还是内部员工打折价。    发现没,这年头的特点就是这样,双轨制。    员工甚至钢琴师的成本按照国内物价水平来,但是消费收费是按照国际标准收。    平京和沪海周边地区都不这样,他们大多是外宾翻一倍。    沪海却基本同步,要么就别来,来就是认同这种服务标准。    本来荆小强没在意的,三百块一个月的健身成本他觉得很值啊。    但是天天来总会有些熟面孔。    从点头之交,到有时看不过会随口指点两句,特别是上力量的卧推、负重深蹲这些项目,盲目练习不亚于自杀。    国内目前对于健身教练几乎空白,甚至连国际上健身教练也还处在一个概念混乱、技术含量转换的阶段。    这座开业不过两年的五星级酒店,号称是沪海最大最全的健身中心,除了服务员和管理经理,一个合格的健身教练都没。    健身还需要什么教练呀,不就是放一群住客进来跑跑步,耍耍哑铃么。    于是这就衬出荆小强的专业了:“成叔,您这肌rou群不适合这么练,动作应该分解成这样三组,每次不宜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