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三章海漂的奋斗生活(四) (第2/4页)
,买不起市区土地的开发商将会把视线投向城市郊区。而且还是原来越来越远。” 曾经在海市工作生活了四年的郭漪,对这个过程深有体会。 她始终记得1995年和赵宏在一个地铁站遇到的一个卖房子的广告。“那天,其实我就是刚刚从公司的庆祝酒宴上出来,我们曾经为了买房子,销售部有很多人,拿着小广告看着,‘莘庄的全装修现房,2000(元)一平’。我当时还跟身边的同事悄悄说,莘庄在哪儿?听起来就很远,谁会在那儿买房子啊!谁能想,一年之后,我们公司还就在那里买到了别墅作为办公场所,公司还集体购买了几栋楼,一部分是员工自己买的,也有部分是公司买的,作为以后职工的集体宿舍使用。” 1996年,随着郭漪公司的快速发展,当时还在这个小院子里办公已经越来越不适合了,与其去租别人的房子。又眼看着房价在一天天地上涨,房租也在飞涨…… “我们想,干脆趁着公司有钱,公司员工也都挣钱了,干脆就买(房)吧。”郭漪说。 于是,她和公司员工开始了漫漫看房路。此时的苏颖夫妇手头只有五六百万元的活动资金,并且还要继续用于公司经营,所能承受的最高首付是100万元。他们只能将目标锁定在了海市的郊区,h等新区都留下了他们看房的足迹。 在多番比较后,他们还是选择了在莘庄,因为那里确实就是交通环境等等各个方面最好的!赵宏当时也同意了这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