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风云录_第一百零七章 西澳矿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七章 西澳矿区 (第3/4页)

其实如果仔细核查他们的身份之后,你会发现,这些亚裔100%都是南海联邦的居民,从1921年南太平洋石油矿业公司在西澳矿区的西北部建造港口与铁路开始,每年都有大批的这种雇佣工人通过海运从南铁港被送上西澳的土地,至今为止,总人数已经超过了10万人,他们在澳洲的西北角沿海地区建造了3座小型的城市,一边每天乘坐火车去矿山劳动,一边同西澳这里的恶劣自然环境做斗争。

    这些人都是联邦政府在联邦境内招募的矿业工人,他们的平均工资比联邦国内要高出2到3倍,虽然联邦国内的土地并不缺乏,但是由于大规模农业合作社的普遍铺开,过去那种单门独户式的农业耕作已经无法继续生存下去了,机械化、规模化的合作社式耕种,把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到了这个时代的极限,而在这种效率之下,低成本、高产出是必然的趋势,各种农产品在联邦国内的价格也就非常之低,那些没有参加合作社的农业人口无法与这种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相抗衡,纷纷破产。

    这些破产的农民目前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加入合作社,继续在土地中刨食吃,而是走向城市,加入到工人大军中,脱离对土地的依赖,成为一名产业工人。不过在这两种身份相互转化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协调,有的农民既无法继续种地,又一时半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那么这些人就会被当地政府组织起来,成为南太平洋石油矿业公司的雇员,远赴西澳去挖矿。

    为了进一步免除这些从未离开过自己家乡的农民的顾虑,这些矿工的工资都定得高于联邦国内的平均工资水平,并且在工作满5年之后,就可以申请返回联邦国内,按照他们的工资待遇算,5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