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 核反应堆 (第2/4页)
和小利益团体,取得了联邦中下层人民和学生知识份子的更大支持。可算是一反四得了。但是联邦在处理罪犯这个问题上,太过残酷和血腥了,这也让欧美国家有些受不了,纷纷发表了指责的文章。并借机丑化联邦政府和总统刘芾。 这一回刘芾没有沉默不语。而是通过大卫所控制的几家大报纸。专门找来了十多名记者,采访了内务部的办案特工、部分受害者、联邦部门官员、正在服刑的罪犯和自己,弄成了一个系统的长篇报道。分成了十几期,专门在欧美几家主要报纸上进行了连载,用各种确凿的证据来说话,比较真实的反应了当时联邦国内的现实状况。 对于最终集体枪决犯人的问题,刘芾专门在一期专访中直接面对着各国记者谈了这个问题。刘芾自始至终坚持自己这个命令是正确的,因为他指出,联邦法律对于这种职务犯罪的重判是几十年前就已经有规定的,并不是临时加上的,所以不存在联邦法律按照总统喜好随时更改的问题。 而对于联邦法律是否过重,刘芾的解释是,联邦工作人员没有生产能力,他们是靠着联邦人民缴纳的税金来生活的,如果你聘请了一位管家,但是这位管家不仅不帮你管理家产,还偷你的东西,意图谋害雇主,这种行为就应当比普通小偷要重罚,因为这不光是犯罪,而且还是人性上的低劣。 由于有了报纸来刊登刘芾的这些系列专题报道,欧美国家的舆论导向问题就不能一家说了算了,于是这种单方面的指责和丑化就变成了新闻界之间的口诛笔伐,只要有人群存在,就肯定有不同意见,所以在舆论上,联邦政府并不被动。 鉴于争论的焦点主要是自己这位联邦总统,刘芾有时候看到太刺眼的文章之后,也忍不住会写上一两篇驳斥,然后通过不同的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