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四章 卢象升募兵 (第4/4页)
这些,不管是底层的百姓,还是当兵的将士,谁没事会多想这些啊。 能吃饱肚子,那叫他们做什么都行。 但这些人对待血脉亲情却很看重。 在大明的治下,各地宗族诸多,不管是在北方,还是在南方,往往在地方上,存在家法大于法纪之现实。 卢象升以血脉亲情为纽带,想重新构建蓟密永三协戍守的各部大军,就当前所处的境遇来讲,是符合现实的。 虽说这不可避免的,会形成小群体,小圈子,但相比较于京畿屏障的安定,这些崇祯皇帝是能接受的。 等到随军讲武堂之事,能够在崇祯皇帝所看重的那些军队中,逐步的落实下来,并发挥出应有的成效,那彻底改变大明军队的谋划,才能见到应有的效果。 “王伴伴,派人去给孙祖寿传朕口谕。” 想到这里的崇祯皇帝,伸手对王承恩道:“命其在逃难的山陕籍百姓中,遴选出一批勇壮,将这份密奏,一并带给孙祖寿,叫他解决卢卿所需募兵事。 另一应家眷,悉数迁移到遵化等地,这件事情要从快着办,蓟密永三协的安定,必须要保障好。” “喏!” 王承恩当即作揖应道,随后便匆匆离开东暖阁,准备选派人手,赶赴真定那边。 在不少文官觉得难办的事情,但在崇祯皇帝抽调各方人手下,其实并不难解决,只要确保粮食供应,像安置山陕籍逃难百姓一事,崇祯皇帝有信心打赢这一仗。仗剑至天涯的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