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崇祯的决断 (第2/4页)
达到他预定的目标。 讲武堂的创设,周遇吉、曹文诏这帮虎将悍将,尚处在摸索阶段,作为培养职业军人的基准,许多事情还没有落实到位,纵使崇祯皇帝想干再多的事情,那也要结合现实去干。 勤政克己,这是圣天子的标配。 但是无序、无头脑的勤政克己,那只有一种可能,只会把大明越搞越乱,这并非崇祯皇帝所想要的。 “等于说军机处的总体意见,都是认可杨鹤所呈奏疏,想叫勇卫营赶赴陕西平叛?”崇祯皇帝神情严肃,看着王洽、周延儒他们说道。 “此提议…朕不是不能恩准,不过,勇卫营乃朕之亲军,即便是赶赴陕西平叛,但在统属方面,却不能归杨鹤,或其他官员统辖。” 考虑到崇祯三年,是明军对战各部流寇反叛的一个转折点,杨鹤所谋剿抚并用之策,明显并不能给大明带来好处,相反却叫大明损失惨重,令各部流寇势力壮大,甚至叫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这帮流寇头子强势崛起。 不管杨鹤是出于什么目的,从哪个渠道知晓周遇吉他们,远赴山西治下,折腾出一项大事情。 为确保肆虐山陕一带的流寇势力,不会突破到中原地带,给大明造成更大的被动,崇祯皇帝思索再三,决定还是谴派勇卫营,前去陕西治下平叛。 但高级讲武堂的那帮将校,崇祯皇帝要认真挑选一番,似毛承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这些原东江将校,在没有完全改造好以前,绝不能轻易放出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