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_第一百八十一章 产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一章 产业 (第2/4页)

大明本土派的人才,和欧罗巴各国的传教士,聚拢在一起相互碰撞,相互探讨,可以叫大明在诸多的领域,都能取得相应的进展和收获。

    “皇爷,虽说武备院的进展不错,不过耗费的银子亦不少。”

    王承恩想了想,作揖道:“奴婢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叫皇爷知道,依着内帑现有的创收,若是武备院的份额,不再递增的话,那内帑还能累年调拨。

    可若是份额继续递增,恐内帑调拨不了几年,就亏空严重了,毕竟在其他事宜上,皇爷所下旨……”

    说着,说着,王承恩不敢讲下去了。

    作为崇祯皇帝倚重的心腹太监,王承恩就是大内第一管家,手里掌握的权柄极重,许多事情都需他来cao办。

    司礼监这边。

    大内行厂这边。

    崇祯皇帝构建的内帑经济体,诸多繁杂的事宜,都是王承恩实际管辖和cao办,帮着分担不少压力。

    王承恩除了忠心耿耿之外,还恪守规矩,知进退,晓是非,这些都是崇祯皇帝留意观察后,才逐步给予这等权柄的根本。

    整个内廷的太监班底,包括庞大的宦官群体,能赢得崇祯皇帝的信任很少。

    王承恩算一个。

    方正化算一个。

    至于其他的太监或宦官,包括曹化淳在内,那种信任都是有限度的,毕竟知晓他们德性怎样。

    一旦沾染了权力,尝到其中滋味,人都是会改变的,这是本性,崇祯皇帝可不愿培养出真的权阉。

    “你说的这些,朕也都想到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