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五章 阎应元的大礼 (第2/4页)
” “启禀皇爷,暂时还没有。” 王承恩欠身说道:“不过算算时日,由内帑所调拨的赈灾钱粮,经漕运的话,也该抵达山东境内。” “那就再等等看吧。” 崇祯皇帝点头道:“此次直隶和山东,倘若所设赈灾行署,能切实担负起担子,那对国朝来讲,无疑是件好事情。” 有明以来,在中枢所设衙署,地方所设衙署,那都是文官群体的自留地,想绕开他们做些事情,其实是不容易的事情。 就好比这赋税征收方面。 被文官群体卡着脖子,很大程度上就会陷入别动。 甚至特设的军机处,从较大程度上来说,也是会受文官群体的影响,不可能做到绝对的部署。 不过叫军机处总揽平叛事,却能在国朝层面,形成统一的部署,减少不必要的流程,这也是崇祯皇帝最看重的。 而在前些时日,顺势设立的赈灾公署和理藩院,那势头就不一样了。 特别是这個赈灾公署,包括地方上的赈灾行署。 在大明文官群体的眼里,这就是一个非法组织,是不受大明主流所承认的,是侵害他们利益的。 然而崇祯皇帝偏要用这个机构,来吸纳没有出路的寒门生员,甚至是有理想有抱负的生员,乃至是更宽泛的读书人群体。 叫他们通过严峻棘手的赈灾事,在基层狠狠的摔打磨砺,哪怕中途有退却的,哪怕十个里只能培养出一个,这对崇祯皇帝来讲,都是稳赚不赔的事情。 再一个若是在他们之中,敢有把手伸到赈灾粮饷上的,那崇祯皇帝杀起来,就没那般多要思量的了。 晋升的希望都给你们了,只要踏实肯干就能逐步擢升,若这样还敢贪污,那不就是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