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_第一百四十二章 和光同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二章 和光同尘 (第3/4页)

措施,真正去大规模的抓老虎,拍苍蝇,来场肃贪风暴。

    可他若是真这样做,就触碰到太多人的利益,到时都不用建虏和流寇,继续造大明的反了,这些当官的,领兵的,一个个就先造大明的反了。

    山西爆发的民乱,不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嘛。

    以韩爌为首的维稳内阁,该狠用的时候,就必须要狠用,你不能一边享受着权柄,一边却不想为君分忧吧。

    等崇祯皇帝彻底掌控北直隶,逐步在这个基本盘上,夯筑起一根根梁柱,能支撑起来大明半边天。

    那后面的事情,就可以变得有意思了。

    ‘这温体仁和周延儒,就要时不时的敲打一番,不然一个个都当起缩头乌龟了。’

    看着温体仁离开的背影,崇祯皇帝双眼微眯,‘一个个想当权相吧,还想顾忌官声,天底下哪儿有这样的好事啊。

    要么就老实做事,要么就辞官告老,想这也得到,那也得到,当个骑墙派,是不现实的事情。’

    搞赈灾公署这件事,未尝没有崇祯皇帝,想通过赈灾,来磨练出一批底层官员的构想。

    将赈灾公署的吏员补充,明确到生员这一层级,就是崇祯皇帝想给科举无法更进一步,以此高中的寒门生员,所开辟出的一条路。

    等到大明治下灾害频生,那些愿意从事基层赈灾的群体,在一次次赈灾中,逐步的磨练出来,成为务实的底层官员,那崇祯皇帝为何不简拔他们?

    财政口,建设口。

    赈灾口,农科口。

    水利口,海事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