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开海前奏曲 (第4/4页)
凭借着上述三大商品,导致欧罗巴诸国,在各处辛苦得到的银子,多数都流入到大明治下。 倘若大明真的贯彻禁海事,那红薯这类舶来物,又怎会出现在大明治下呢? “王伴伴,有件事情你要记在心里。” 崇祯皇帝想了想,伸手道:“叫临海的那些皇庄,若是有可能的话,多与北上的海商联系起来。 多从他们的口中,打探海图之事。 在天津设造船厂,这只是一个开始。 先前朕给徐光启、孙元化他们,都下达了旨意,叫他们帮着聚拢西洋船匠,到时可迁移到天津,参与具体的造船事宜。 不要把眼光只放在大明的身上,要懂得师夷长技以制夷,在海上这一块,其实我大明已经落后很多了。 等到日后培养出的船匠多了,后续还要再多开辟一批造船厂,帮助我大明在海上的力量,能够变得更强。” “奴婢明白了。” 王承恩拱手应道。 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终究只是幻想罢了。 大明宝船是强,但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想要在海上崛起,就必须汲取精华和养分,结合自身的底蕴,在造船一事上,能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不过想要建设属于大明的海上强军,还是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水师这一近海性质的海上力量,终究要迈向远洋性质的海上力量,不然大明如何能实现弯道超车,夺取大航海时代的种种红利呢?仗剑至天涯的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