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5 (第3/4页)
的刹车点和弯前速度跟进弯点,原本打算按照路书演练一遍,可惜天已擦黑,不得不返回。 尚在直道上,穆子轩道:“right,side.”黄煦和陈墨不同,陈墨的过弯基本已经是条件反射,什么样的弯道采用哪种过弯技巧根本不需要大脑去进行太多思考,而黄煦不同,他是新手,是第一次跑砂石路的新手,是第一次弯道漂移的新手。因此昨天两人细细研究了各个弯道,设计好漂移方式,标注在路上头。 黄煦踩油门,将进弯速度比抓地+10-20km,进弯点提前20-50m,然后刹车、降档、打方向+手刹,车子侧滑同时反打、油门控制。轮胎后拖着半开的扇面形沙幕漂过弯道。 “哦!!”在弯道上等候的车迷们一起发出欢呼声。要论技术难度,这个手刹漂移真心算不得什么太难的东西,很多新手都先练这个,很容易掌握,不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但是考虑到黄煦还是个连驾照都没有的孩子,观众们也就自动忽视了这一点,何况砂石本就容易打滑,车身易失控,即使是个简简单单的side,对车手控车能力的考验度也提升了不少。 这就可怜了刘鑫,他的年龄只比黄煦大一点点啊,却要承担着比黄煦高得多的期望。 一个side成功,黄煦信心大增,在穆子轩的提示下,紧接着的k和powerover也都成功。接下来,黄煦就用这三种技法一路漂至下一个上坡。车身后,留下一串叫好声。 赛道最险要的地方是在山顶,上至最顶端后是一个发夹弯,弯道内侧是一块岩石,外侧是高达几十米的悬崖。虽然有护栏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