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1节 (第5/7页)
了音信的阿姊,或许便是段士昂与李隐的关连所在。”圣册帝推断着道:“而从李隐擅藏于他人身后搅弄风云的作风来看,朕有理由可以相信,段士昂是荣王府的人。” 马行舟心思几转:“若果真如此,荣王在此关头透露自己与段士昂的关系……” “意在让朕做出应对。”圣册帝道:“朕若知段士昂是他的人,必会加倍戒备,为免段士昂攻入京师,助荣王成事……朕必当尽全力诛杀范阳军。” “范阳军在东,如此一来,京师西面的防守便会松懈……”马行舟眼神微变:“届时恰给了山南西道与黔中道兴兵京师的机会!” 而不管攻入京师的是段士昂还是山南西道与黔中道,只要京师被破,荣王都可以长驱入京,行所谓主持大局之举。 所以,这或许是一场调虎离山之计……荣王欲借范阳军调离京师守军,尤其是其中的数万玄策军——荣王是因见女帝迟迟不曾有调用京师玄策军的迹象,故才有此计? 但马行舟说完之后,又意识到了一丝不对:“……可是圣上,李隐当真想不到此计会有被识破的可能吗?” 谋算的尽头,从来不是对方是否会入局,而是此局是否有被识破的可能—— “他当然想得到。”圣册帝冷笑着道:“所以这大约并不只是调虎离山之计……” 马行舟话至此处,已然也想到了此计的关键,那便是“两难”。 若圣上决定往东边洛阳用兵,则给山南西道及黔中道可乘之机。 反之,若圣上“识破”此计,由此判断荣王真正的目的是从西面动兵,遂集兵于西面防御,那么东面洛阳方向又会陷入空虚…… 层层剖解之下,这甚至像是一个阳谋,无论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