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7节 (第7/8页)
,视线望向众人,抬手道:“而今大计已定,前路却仍多艰,还望列位大人务必与我齐心而行。我与诸位允诺,只要诸位今日不负江都,明日江都与我必也不负诸君。” 众官员赶忙起身,纷纷抬手还礼。 视线中,那一身绯色官服的少女朝气横溢,却无半点浮躁之气,此刻她站在那里,好似便代表着无限可能。 也是直到此时,在一桩桩举措的推动下,他们大多数人才恍然意识到,他们或许在做一件和先前都不一样的事,正如这位十七岁的女刺史一般无先例可循。 这小小女郎野心勃勃,但她的野心不仅在自身前程,更在于她对江都的“野心”—— 她的来意,便不为中规中矩,她不单要重建江都,还欲使江都这片土壤之上,开出先前都未有过的花朵。 但正如她所言,定计如埋种,是种花路上最简单的开始,接下来想要一步步施行,却注定漫长多艰…… 然而,仍有官员嗅到了前所未有的诱人花香,海陵县的县令韩铮,是个三十岁出头的年轻面孔—— 江都扬州下辖高邮、海陵等县,海陵县令韩铮是最年轻的一名县令,他向来少言,与常岁宁的正面交流也不多,但每每商议要事,常岁宁总不会落下他。 此刻,韩铮躬身施礼,声音清润却郑重:“海陵县令韩铮,身居微末之职,不敢妄言其它,但凡刺史府下达之政令,海陵县上下定严加施行,如有错漏,韩铮甘领贬罚。” 常岁宁看着这位在旧地任县令之职时,便素有仁名的年轻官员,露出笑意点头。 当晚,常岁宁难得大方一回,设宴在刺史府中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