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9节 (第3/6页)
代,就凑不出一个像样的胆子来,怎就生出了这样一个胆大的女娃来呢? 莫非是前头的长辈们没长全的、省下来的胆子,到头来全都生在这女娃一个人身上了? 也或许……是随了那位吧。 倒也别说,如今放眼四下,姓李的人物抖一抖,数一数,倒真没几个比得上她这般顾全大局……就拿今次解荆州之危来说,便是毋庸置疑的护国之举了。 “果真是……以身入局,续世道以白昼。”千里外,有老者叹息着,放下了掐算的手指。 “您是道家吧?”摇桨的船夫见老者掐指,笑着攀谈:“不知您师从何门呐?” 老者哈地一笑:“无师无门,乱修一通罢了。” 船夫却不认同,他虽不通道家事,但这老者一看便有几分仙风在身上,想来只是不愿过多透露罢了。 小船划开稀薄夜色,于拂晓之际靠了岸。 老者上岸离开,船夫下意识地目送,只见那老者一身灰布袍,步履格外轻快,很快消失在绿油油的小径上。 拂晓之间,天地一片雾蓝,渔夫用力地眨了眨眼睛,又掂了掂手里的十来个铜板,才确认载人夜渡并非幻觉,只是仍忍不住纳罕:“倒真像是遇着了神仙一般……” 那“神仙”行至朝阳升起时,折了只青荷叶,在泉边掬了清凉泉水饮罢,拿衣袖轻拭嘴角,发出一声愉悦喟叹,遂起得身来,负手而行,往南面飘然而去:“是时候该去江都赴约了……” 此时的江都,百花竟放,人流如织,正是一幅初夏喧闹的江南早景。 近来的江都刺史府也颇为喧闹。 诸州刺史已达,此时正聚于前堂议事,并向王长史催问:“……敢问常节使何时回来?” 安州之事,他们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