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9节 (第7/8页)
还是祥瑞,不影响其法力的。 见罢潘公公,常岁宁去了众人抄书之处,但未曾打搅,只悄悄看了看,见得秩序井然,不多时,便放心地带人离开了。 …… 各路消息传出江都,是需要时间的。在数千里外的北境,最为人所热议的,且是常岁宁被封作江都刺史之事。而隐隐为有心之人耳闻的最新消息,尚是江都富商捐银之举。 这一日,西山日落之际,有自江都而来的书信,送到了玄策军大营中。 营中负责收发信函的士兵,见其中有给崔大都督的信,因此不敢怠慢,在去往崔璟营中的路上,恰遇到了刚结束了巡逻的常岁安。 见常岁安与人交接罢巡逻事宜,那士兵才上前去,笑着取出一封信:“常郎君,这里有您的信!刚送到营中来的!” 他言辞间待常岁安十分客气,或者说,整座军营里的人待常岁安都很客气。 有人的地方便少不了人情世故,玄策军军纪森严,虽不至于因此给常岁安什么值得一提的特权,但私下态度如何,便不属于军纪管辖之内了。 玄策军中固然也不乏权贵或武将世家出身的子弟,但在众人眼中,常家郎君却是最特别的那一个—— 毕竟其父常阔出身玄策军,曾自先太子殿下手中接任过玄策军上将军之职,虽说后来被夺了职,但常阔这个名字在玄策军中仍是有威望在的。 因常阔如今被封为忠勇侯,营中私下便有人笑称常岁安一句“忠勇侯世子”。 但相较而言,这重父与子的关系尚且只是次要的,真正让常岁安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一骑绝尘的,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