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4节 (第4/7页)
因此未敢停下过对它的“知己知彼”。 如今她虽未必有崔璟对北狄了解得细致,但她好歹也是打退过北狄的人,昔日胜者的建议总归是值得一听的——在“打架”这件事上,常岁宁向来有着异于常人的自信。 除此外,常岁宁还有句话,想让元祥向崔璟转达。 重修北境边防,是崔璟未雨绸缪的提议,他为此上书数年,才终于得到朝廷应允,得以率兵去往北境,投身戍边大事,但想要重固边防,不仅需要巨大的财力人力,还要有足够的时间——而局面的衰败速度,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而今国力难支,可以拿来筹谋应对的时间所剩无几,财力供应也成了足以致命的问题。 诚然,七百万贯,即便对自认富有的常岁宁而言,也绝不是个小数目,但如此关头,又怎能再一味指望朝廷? 常岁宁深知崔璟对大盛江山、对她的“不藏私”——先前崔璟认为她有难处,于是便将自己所有毫无保留地送来江都。而今她知北境与他处境艰难,自然也会是一样的做法。 “替我转告崔大都督,此次我并非是为了偿还抵消他此前雪中送炭之举——”常岁宁道:“这七百万贯,不是给崔璟的,是给北境将士的。” 元祥反应了一瞬后,明晰了此中差别,心中忽而生出一股难言的感动。 常娘子此番相助不是为了偿还抵消。 常娘子与崔都督互为彼此砥柱支撑,也互为大盛江山之支撑。 此中自有大义,而非只局限于二人之间的那方天地。 而那句“是给北境将士的”,恍惚间,竟叫元祥生出几分常娘子向大都督“托付大局”之感。 因此,虽“不是给崔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