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8节 (第4/7页)
出现了短暂的明净的空白。 他握着笔仰望青天,及那青天之下,祭台之上的人影,于这刹那间的空白神思间,完成了某种从未想过的顿悟。 原来,人真的会在某个瞬间突然顿悟。 但这所谓“突然”,并非就真的全无预兆,它必然源于长久以来的自我对峙较量,哪怕在此之前,你从不愿也不敢正视它。 片刻后,骆观临缓缓转头,看向四下。 他此时处于一种既清醒又混沌的状态,如此放眼四下,只觉空中漂浮着形形色色之气,有民气,有文气,亦有极为难得罕见的,人与权之化身,与此方天地,和谐共存共盛之气。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盛事。 此情此景,现于江都,是为盛事,而若再涵及淮南道,乃至整个大盛……即为盛世。 这是骆观临切身之感,他亦将此感,具象在了这篇诗文之中。 此篇叙事长诗,篇幅逾百字,句句字字皆铿锵有力。 王岳拿起那篇洋洋洒洒的诗文,复又读一遍,愈觉惊叹,甚至道:“待此诗文一出,今日此处再无诗也……” 作为同窗好友,王岳深知骆观临最擅长的便是批判叙事——这里甚至不是他的舒适区,而是统治区。 “观……”王岳忘情之下,一声“观临”险些脱口而出:“甚欲以何为诗名?” 骆观临望着四下:“便作《观江都祭海以赠天下书》——” 此篇《赠天下书》,短短三日间,便轰动传遍了整个江都。 而后又与其它有关祭海的诗文一起,伴着立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