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雪山、气海 (第2/4页)
,示意吕清臣开始展示。 吕清臣清了清嗓子,整理了一下思路,认真讲述:“世俗之中的修行者,大都分为五大境界,初始、感知、不惑、洞玄、知命。” “初始和感知,都属于虚境,只能模湖地感受到天地元气。” “当踏入不惑之境,便可以感受得天地元气,通过体内的雪山、气海以及周边的十七窍孔,与天地元气产生共鸣,便可施展各种超凡手段。” “达到不惑境,根据所修行的窍孔脉流不同,可分为剑师、念师、符师。” “只有达到不惑的时候,念力才可以干涉现实,调动天地元气,称得上一句修行者。” “天下九成九的修行者都在此列,有的人穷其一生也不能突破不惑之境,达到洞玄境。” 说到此处,吕清臣颇为感慨,他就在不惑之境停留了许久,若非此次前往金帐王庭,只怕一生都无望突破。 “而第四境洞玄之境,修行者对天地元气的认知和利用都到达了一个精通的境界,领悟部分天地真意,念力雄厚,可以随意cao纵元气并可以转换成为攻击,给对方造成实体伤害。” “此境界的修行者大多都是各门派中的中流砥柱,可被称为大剑师,大念师和大符师。” “同级战斗,通常念师克制剑师,符师克制念师,若符师被剑师近身,也会受其克制。” “第五境为知命,可知天命,到达此境界的修行者,不但可以熟练的cao纵天地元气,还能将其转化成任何自己适应的攻击或者防御形态,甚至可以预判对手的攻击,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