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翔_三十一新年有喜(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十一新年有喜(上) (第2/5页)

岁币罢了。”

    智空想了一想,道:“师兄说得也是,至少孝宗皇帝受制于太上皇,这一点,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仔。”

    光衍摇摇头,道:“这到不是主要原因,太上皇对孝宗皇帝虽然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毕竟不再其位,不谋其政。隆兴乾道年间,两次北伐之举,太上皇不是也无法阻止吗?只是孝宗皇帝虽然不是太上皇亲生,但却继承了赵家多疑猜忌,反复无常的性格,使人不能尽其能而用,兵难以尽其力而战。”

    孝宗虽然想要有所做为,而且也在整顿吏治,考核官吏,减少开支,展农耕上下了旅大一番心血,但在富国强兵,励精图治上却并没有什么建树。反而为了防止大臣专权,事必躬亲,理政烦琐。而且在俱体用人上,依然沿用大宋立国以来,异论相搅的法则,主和主战并立,使执政大臣互相牵制,以达到不使一方独大的局面。虽然利于皇帝控制朝政,但却使朝廷內部纷争不断,无形中也再不断消耗朝廷的力量。

    同时孝宗还频繁更换宰臣,在位九年,竟使前后用过陈康伯、张浚、史浩、汤思退、虞允文、梁克家、陈俊卿、叶颙八人为宰相,少则数月,多也不过一两年,其中张浚、虞允文、汤思退都曾两度为相。如此一来,使大多数宰相在其任期内根本无法有所做为。

    乾道北伐的失败,表面上看起来是因为邵宏渊嫉妒李显忠立功,导致不配合李显忠的行动,使李显忠孤军深入。但深层原因还是因为北伐前线没有统一的指挥,才造成这一结局。然而这种前线不设统一指挥官的做法,恰恰也正是大宋的传统。

    因此光衍说孝宗虽然算是有时做为,但却是无法做到击退金人,收复失地的,也不无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