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翔_十濮议之争(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濮议之争(下) (第2/7页)

,没想到皇帝竟会这样说,慌忙跪倒在地,道:“臣万死也不敢。”

    章得臣有些看不下去了,忙也出列,道:“陛下息怒,文大人所言,乃万世常法,可为今日所借鉴。淮王虽于陛下有天性之亲,顾复之恩,然陛下所以负扆端冕,富有四海,子子孙孙,万世相承,皆是先帝孝宗之德也。臣等窃以为,先王宜按先朝封赠期亲尊属故事,而尊孝宗皇帝为“皇考”,方为大孝,也能使天下归服。”

    赵忱悖然大怒,道:“岂有此理,然身为人后,应为父母降服,三年为期,惟不没父母原称,这便是服可降,名不可没也。朕岂能因皇位而忘本。若是朕尊淮王为“皇考”,章得臣,你是否就打算仿效当年霍光,行废立之事吗?”

    这句话说得相当重了,章得臣如遭雷击一般, 不禁满头大汗, 全身抖,跪倒在地, 叩头不止, 连声道:“臣不敢,臣万死也不敢啊!”

    赵忱陡然提高声音,厉声道:“那么有沒有人是这样认为呢?”

    见皇帝怒,群臣一起跪在地,齐声道:“臣等不敢。”

    这时陈俊卿才开囗道:“陛下息怒,陛下虽是以藩王入主,然天命所旧,皇位稳如泰山,岂能动摇。淮王‘皇叔’之议,本是无稽之谈,决不可称,请陛下立刻明诏中外,核定名实。”

    赵忱这才消了些气,从书案上拿出一份手诏,道:“即然如此,就请中书可以立刻加印,明诏中外吧。” 然后将手诏递给身边侍候的曹安,让他递交给陈俊卿。

    按照大宋制度,皇帝的诏书必须由中书省加印,方才有效。如果因为中书省不同意皇帝的主张,拒绝盖印,皇帝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