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22章,乾隆宫灯,青花壶 (第2/4页)
,顺畅遒劲,又被称为“游丝刻”或“跳刀”。 他看过这种工艺的资料。工匠首先将图案描画在玉板上,再以坚硬的工具—“金刚钻刀”、“昆仑刀”或玛瑙等工具,直接在线条上来回刻(磨)画。 沈瑜拿出放大镜,观察在阴刻线上有工具来回刻划而成的“游丝毛道纹”。 看过灯罩,他又观察挂架,宫灯配有的凤首铜掐丝珐琅挂架,同样为精工细作的良品。 挂架铜质,以掐丝珐琅装饰,凤首衔环,用来悬挂宫灯。其掐丝细致,釉色纯净,端庄雅致,营造出一种庄重之感。 宫灯以龙凤为主题,有“龙凤呈祥”之吉祥寓意。 沈瑜已经用地游戏地图验证过。这对古玩在地图上显示为橙红光点,未来有升值空间。 宫灯始于东汉,兴于隋唐,至乾隆时期最盛,是宫廷重要的陈设与装饰。各式宫灯分别悬挂在所有厅、轩、廊、榭、台、亭、室、宫殿、殿门、两廊、回廊和栏杆等处。 他判断,这对宫灯应该是乾隆时期的宫廷用品。 马克看到沈瑜后退一步,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古玩,就说道:“沈先生,这对白玉灯罩以及掐丝珐琅挂架,长35.5厘米;高14厘米。….收藏家约翰先生,以及我们公司的鉴定师,根据宫灯的雕刻工艺及式样,判断这是乾隆时期清宫造办处所制,应该是圆明园旧藏。”他为了推荐这件古玩,所以特地学了很多的术语。wap. 不过,沈瑜听到宫灯是圆明园的物品,忍不住转头看向了马克。这个说法明显是臆测,忽悠的意味太明显。 马克被沈瑜看的有些不好意思,估计他自己也不信这个说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